3D 动画角色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,涉及从前期概念设计到最终动画制作的多个阶段,以下是 3D 动画角色设计的一般流程:
首先需要明确动画的类型,是面向儿童群体的教育性质动画,是迎合青少年喜好的冒险题材动画,还是面向成年人的剧情动画等。不同类型的动画对角色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有不同的要求。例如,儿童动画常常会采用鲜艳的色彩,角色形象可爱俏皮,造型设计得简单且容易被理解;而面向成年人的动画,在角色设计方面往往会更倾向于写实,造型更加复杂,并且十分注重细节的描绘以及情感的充分表达。
上图为儿童动画类型的角色设计
在进行动画角色设计时,深入研究动画的故事背景,其中涵盖故事发生的具体时代,是处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,还是万邦来朝的大唐盛世;所处的地域,是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,还是豪迈奔放的塞北草原;以及其所处的文化环境,是底蕴深厚的儒家文化圈,还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文化。这些背景因素对于角色的服装、道具、发型等设计元素有着直接且关键的影响。例如,一部以魏晋时期为背景的动画,角色的服装可能会参考魏晋风度的宽袍大袖,展现潇洒风姿;发型会模仿当时流行的束发样式;道具可能会有如意、古琴等富有魏晋特色的物品,彰显文化内涵。
上图为角色的故事背景三维动画
在设计角色前,要明确每个角色在故事中的身份、性格、职业等特征。主角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,通常需要具备极具辨识度的个性,或勇敢无畏,或机智聪慧,搭配独特的外貌,比如标志性的服饰、特别的发型、醒目的配饰等,让观众能在短时间内留下深刻印象,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。配角的设计则要紧密围绕其与主角的关系,以及在故事推进中所发挥的作用展开。配角一方面要与主角形成鲜明对比,在性格、能力等方面形成互补,为主角的成长和故事发展提供助力;另一方面也要拥有自身独特的特点,无论是古怪的习惯、独特的技能,还是别样的外貌,使其在故事中拥有独特的存在感,而非千篇一律的背景板。
进行角色设计时,生活是最好的灵感源泉,需要用心观察人物与动物的形态、动作和表情。比如,不同年龄的人,儿童蹦蹦跳跳的活泼模样,老人蹒跚踱步的沉稳姿态;不同性别的人,男性大步流星的走路方式,女性轻盈优雅的坐姿;还有不同职业的人,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授课的手势,医生专注查看病历的神情。把这些生活里的细节融入角色设计,能让角色更加真实生动,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。
上图为观察人物动作和表情三维动画
在进行 3D 动画角色设计时,我们可以通过参考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,如绘画、雕塑和摄影,来学习它们的造型、色彩运用以及构图技巧。绘画作品中色彩的搭配和线条的运用,雕塑作品中对物体形态的塑造,摄影作品中对光影和构图的把握,都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。同时,研究其他优秀的 3D 动画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仔细分析这些作品中角色设计的独特之处,比如角色造型的创新性、色彩搭配的巧妙性以及角色性格与外观设计的融合度,从中学到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。不过,在借鉴过程中,一定要注意保持原创性,绝不能抄袭他人的作品,而是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灵感转化为自己独特的创作思路,打造出独一无二的 3D 动画角色。
在进行 3D 动画角色设计前,需要根据故事背景,广泛查阅各类文化资料。比如历史文献,能让你了解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、人们的穿着打扮;民俗风情的资料能展现不同地区的传统生活模式、特色节日庆典;神话传说中更是包含着形形色色神奇的角色形象、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化符号。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料就如同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,为角色设计源源不断地提供别具一格的文化元素,激发你的创作灵感,帮助你设计出富有深厚文化底蕴且独具魅力的角色。
上图为查阅各类文化资料三维动画
设计师根据前期的规划和收集的资料,开始绘制角色的草图。为了全方位呈现角色的外形特征,一般会从正面、侧面、背面等多个视角进行创作。在绘制过程中,线条的流畅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,需尽可能清晰地描绘出角色的轮廓,凸显其结构,让角色形象在草图中初步成型。
设计师可以积极探索写实、卡通、夸张等多种风格与表现手法,将每种风格应用到角色设计的初步尝试中,呈现出不同版本的设计效果。通过对比这些设计在角色形象塑造、情感传达以及与故事整体氛围契合度等方面的表现,综合考量项目的受众定位、故事主题、预期的艺术效果等因素,审慎筛选,从而确定出最贴合项目需求的设计风格。
上图为卡通风格三维动画
绘制角色草图时,应突出角色的个性特征,比如独特的发型、服装、配饰等。这些特征不仅能让角色在众多形象中迅速被观众记住,还能如同无声的语言,辅助观众深入了解角色的性格特质和身份背景,使角色形象在观众心中更加立体鲜活。
创作时,要根据角色性格和故事背景来敲定角色的主色调。例如,对于勇敢无畏、热情似火的角色,红色、橙色这类暖色调是很好的选择,能直观展现出他们的活力与激情;而冷静自持、充满神秘感的角色,蓝色、紫色等冷色调则更能衬托其气质。主色调作为角色视觉呈现的关键部分,是观众接触角色时的第一印象来源,能够直观地向观众传达角色的情感基调,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对角色的性格有一个初步的认知。
为了打造出丰富和谐的色彩搭配,在选定主色调后,需要精准匹配适宜的辅助色。这些辅助色可以应用在角色服装的缝线、花纹等细节之处,或是运用在帽子、鞋子等配饰上,也能用来描绘角色皮肤的光影效果。通过这样的搭配,不仅能让角色的色彩层次更加丰富,还能赋予角色更强的立体感,让角色在视觉上更加引人注目。
在色彩设计时,要考虑到光影对色彩的影响。从顶光、侧光到逆光,光照角度千差万别,强光下色彩浓烈鲜艳,弱光下色彩柔和淡雅,光照强度的不同也会带来显著差异。这些因素都会让角色的色彩发生改变。所以,合理运用光影效果,用高光凸显角色的关键部位,借阴影增加层次感,能够让角色更加栩栩如生,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,给观众带来更真实的视觉体验。
上图为光影效果三维动画
根据项目需求和个人习惯,选择合适的 3D 建模软件,比如 3ds Max、Maya、Blender 等。这些软件都具备强大的建模功能,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的建模需求,不过在操作界面和工作流程上可能会有所不同。
利用软件内的立方体、球体、圆柱体等基本几何体工具,着手搭建角色的基础模型。从简单的形状入手,逐步通过拉伸、挤压、变形等操作,将基本形状组合成角色的大致轮廓。
在进行 3D 建模时,必须严格按照概念设计阶段确定的角色比例和结构进行构建。注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,以及骨骼和肌肉的结构分布,保证角色的形态符合生物学和解剖学原理,具有合理性和真实感。
利用建模软件中的细分曲面工具、雕刻工具等,为模型增添高精度的细节。比如运用雕刻工具,在模型表面细致地雕刻出皮肤的褶皱、衣服的纹理、毛发的质感等细节,使角色更加逼真。
上图为给角色模型添加高精度细节三维动画
根据概念设计的构思与要求,为角色制作如武器、背包、首饰等各种道具和配饰。这些道具和配饰不仅可以丰富角色的形象,还可以在动画中起到推动剧情、展现角色性格等作用。
将精心制作完成的各类道具与配饰与角色主体模型进行整合,调整它们的位置、大小和比例,确保它们与角色的整体风格完美契合、相得益彰,共同营造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。
为了使模型的布线更加合理,需对基础模型的拓扑结构进行优化。合理的布线对于模型在动画制作中自然流畅地变形十分关键,能避免扭曲、拉伸等问题。而且布线需遵循特定规律,比如在关节以及肌肉运动的部位,要增加布线的密度,以保证这些部位的变形效果。
在保证模型外观和细节的前提下,应尽可能减少模型的面数。因为面数过多会大幅加重计算机的运算负担,使得动画制作过程中的渲染环节变得迟缓,进而严重影响工作的整体效率。可通过合并重复的顶点、删除不必要的面等操作,对模型加以优化精简。
对完成拓扑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全面检查,确保模型没有漏洞、重叠面以及非流形几何体等问题。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模型在渲染或动画制作过程中出现错误,影响最终效果。
上图为检查模型三维动画
根据角色不同部位的物理属性特点,选择合适的材质类型。比如,为了模拟真实的皮肤质感,角色的皮肤可采用半透明材质;对于金属武器,为展现其金属质感,可选用带有反射和光泽度的材质;而针对布料部分,为呈现出柔软度与褶皱效果,应使用相应特质的材质。
对选定的材质,要对其颜色、透明度、反射率、粗糙度和高光强度等关键参数进行调整。通过合理地调整这些参数,使材质展现出栩栩如生的视觉效果。例如,调整皮肤材质的透明度与粗糙度,能够模拟出细腻、粗糙等不同的肤质效果;调整金属材质的反射率与高光强度,能展现出不锈钢、黄金等不同金属的独特光泽。
为使材质更具真实感与独特性,可增添如凹凸感、法线贴图、自发光等细节效果。想营造凹凸感,可在材质表面巧妙布置噪点,或运用高度图,让材质表面呈现出丰富的起伏,立体感十足;法线贴图则是在不增加模型面数的前提下,赋予材质更多细腻的纹理与光影变化,使模型更精致;自发光效果可用于打造特殊场景,如角色炯炯发光的眼睛,或是武器散发的能量光芒,增添奇幻色彩。
上图为添加材质细节三维动画
在进行纹理绘制前,要先对模型开展 UV 展开工作,把模型的三维表面映射到二维平面上,以便绘制纹理。UV 展开的好坏直接关乎纹理绘制效果和最终渲染成果,一定要保证 UV 布局科学合理,避免产生拉伸、扭曲等问题。
根据角色的设计要求,选用 Photoshop、Substance Painter 等纹理绘制软件,细致地绘制包括皮肤纹理、衣服纹理、道具纹理等多种纹理。在绘制过程中,要注意纹理的分辨率、色彩精度以及细节表现,尽可能使纹理与材质相匹配,增强角色的真实感。
为了让纹理看起来更为逼真,可添加污渍、磨损以及划痕等细节。这些细节既可以运用画笔工具,通过手动仔细绘制来展现,也能够借助纹理绘制软件里的各类特效和滤镜功能来轻松完成。
上图为添加纹理细节三维动画
根据角色的身体结构和运动特点,创建骨骼系统。骨骼的分布和连接方式要符合角色的解剖结构,这样才能精确地控制角色的运动。例如,对于人类角色,要创建脊柱、四肢以及头部等部位的骨骼,并依照正确的关节连接方式进行绑定。
对所创建的骨骼进行属性设定,其中包含骨骼的长度、旋转角度以及缩放比例等要素。由于这些属性会对骨骼在动画中的运动表现产生作用,所以需要依照角色的实际状况来加以调整。
为了在动画制作期间能够更便捷地操控骨骼,需要为骨骼添加相应的控制器。这些控制器既可以是像球体、立方体之类的简单几何图形,也能够是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设计的图标。将控制器与骨骼进行绑定后,就能通过对控制器的操作,实现对骨骼运动的精准控制。
运用 3D 软件中的蒙皮工具,把角色模型绑定到已创建好的骨骼上。蒙皮其实就是对模型顶点和骨骼进行关联,以便骨骼运动时能够带动模型实现相应的变形。
为模型的各个顶点赋予权重,从而确定每个顶点受不同骨骼的作用程度。权重的赋予应当遵循角色的肌肉和皮肤运动规律。例如,在靠近关节的地方,顶点受到关节骨骼的影响更大,所以其权重值应设置得高一些;而远离关节的部位,顶点所受影响较小,权重值也就相对较低。
细致地对权重分配进行优化,通过仔细查看模型在骨骼运动时的变形情形,对那些权重设置不当的地方作出修改。要保障模型在运动中不会有拉伸、扭曲和穿帮等问题出现,让角色的动作能够更加自然、流畅地展现出来。
在创作过程中,需要依据故事脚本的情节走向以及角色独特的性格特点,精心规划角色的动作流程。先明确角色在各类不同场景下的主要动作与关键姿势,比如日常的走路、紧急时的跑步、充满活力的跳跃,以及在战斗场景中的攻击、防守等动作。
上图为角色走路动作三维动画
在 3D 动画软件中,通过在时间轴上合理设置关键帧的方式,来记录角色的关键姿势。设置关键帧时,一定要精准地把控动作的节奏以及幅度,让角色的动作既遵循物理规律,又能契合动画的整体风格。
对关键帧中位置、旋转角度、缩放比例等参数进行精心调整。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微调,能够让角色的动作更加细腻入微、栩栩如生,充分表现出角色丰富的情感层次和不同的状态。
为使动作呈现得更加流畅自然,需在关键帧之间插入过渡帧。过渡帧的数量和插值方式需要根据动作的复杂程度和速度来确定,通常情况下,若动作速度较快,那么过渡帧的数量可适当减少;而当动作较为复杂时,则需要更多的过渡帧来保证动作的连贯性。
运用动画软件的曲线编辑器来调整动作的时间曲线。通过对曲线的形状和斜率进行变动,能够实现对动作加速度、减速度以及节奏的调控,让动作更加贴近实际状况,并且契合艺术方面的标准。
可以为角色的动作添加一些细节,比如身体在运动时轻微的晃动、手指灵活的弯曲动作,以及头发随着动作飘动、衣服因气流而摆动等。这些细腻的动作细节能够大幅提升动画的真实质感与生动程度,让角色的形象更加鲜活饱满,跃然于屏幕之上。
上图为头发随着动作飘动细节三维动画
在角色的面部模型或骨骼上布置表情控制节点,依靠对这些节点的操作来实现角色丰富的表情变化。能够利用形状键、骨骼变形等技术创建表情控制系统,结合角色的面部结构特征和表情表现特点,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。
根据故事的具体需求以及角色在情节发展中的情感起伏,制作表情关键帧。先从制作开心、生气、难过、高兴这类基础表情的关键帧,慢慢深入到制作更为复杂精细的表情关键帧,比如惊讶、疑惑、恼怒、悲痛等。在制作表情关键帧期间,一定要关注面部肌肉的运动规律,保证表情在转换时流畅自然,避免出现生硬、脱节的情况。
上图为制作表情关键帧三维动画
把表情动画与身体动作动画进行融合,让角色的表情和动作能够协调一致,共同传达出角色的情感和意图。例如,当角色奋力奔跑时,脸上自然流露出紧张的神情;或者在角色与人交谈时,恰到好处地搭配上与之契合的面部表情。
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以及硬件的实际状况,在 V-Ray、Arnold、Redshift 等渲染器中筛选出适配的选项。不同的渲染器分别在渲染效果、渲染效率和功能特性等方面具备不同的优势与特点,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。
需对渲染器的各项参数加以细致设置,其中包括图像分辨率、采样数量、光线追踪深度、抗锯齿级别等。这些参数与渲染的质量和速度息息相关,必须结合项目的要求和硬件性能状况,对它们进行平衡协调和优化调整。
上图为设置渲染参数三维动画
可以通过对灯光的类型、强度、颜色以及阴影类型等参数进行设置,来调节场景的光影效果。合适的光影效果能够强化角色的立体感与层次感,营造出独特的氛围,让动画变得更加生动且逼真。
通常,为了方便后期处理,会进行分通道渲染,将渲染成果划分成颜色通道、深度通道、法线通道、反射通道等不同的通道类型。各个通道都包含着特定功能的信息,在后期处理过程中,能够依照实际情况对这些通道进行合成,并针对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。
把动画序列设定成批量渲染任务,让计算机依据预先设定好的参数和顺序,自动进行渲染工作。在批量渲染过程中,需要注意监控渲染进度和计算机的资源使用情况,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问题。
上图为批量渲染三维动画
把经过渲染得到的图像序列或视频文件保存到指定之处,注意合理选择文件格式,比如 EXR、PNG、JPEG 等格式,方便后续开展后期处理工作以及正常使用这些文件。
使用如 After Effects、Nuke 等后期处理软件,对渲染的结果进行色彩校正。细致地调整图像的亮度、对比度、色彩平衡以及饱和度等参数,让画面色彩能够更加鲜艳明丽、自然流畅且协调一致,完美匹配动画的整体风格与氛围基调。
为动画添加各种特效,比如光影特效、粒子特效、模糊特效等。这些特效可以有效地强化动画的视觉感染力,营造出既奇幻又逼真的场景和氛围,给观众带来更震撼的视觉体验。
上图为添加特效三维动画
将分通道渲染后的结果进行合成,把不同的元素和特效融合在一起,形成最终的动画效果。同时,根据故事的节奏和情节需要,对动画进行剪辑,删除不必要的片段,调整动画的时长和节奏。
3D 动画角色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,涉及从前期概念设计到最终动画制作的多个环节,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,相互影响,需要设计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才能创作出优秀的 3D 动画角色。
感谢您关注我们,如果您有业务需求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。
三维动画制作-魔盒@动画制作,三维动画制作,三维动画制作公司
咨询电话:17800170510